查看原文
其他

城市君, 你 “瘦”了?

● 钟 文 成都日报 2022-07-22


5月25日,《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(2021—2025年)》通过当地公开媒体正式印发。在其“做优做强中心城区”章节中明确提出:优化提升五城区功能品质,推进瘦身健体、提质增效。


同样,此前的3月30日印发的《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》提出:推动长沙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。


无独有偶。3月25日公布的《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》,也明确提出:西安中心城区必须“瘦身健体”。


作为中部第一个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长沙、西部第一个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成都、西北第一个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西安,在新的发展阶段,在中心城市的发展过程中,为什么会选择相同的“瘦身健体”之路,瘦什么身、健什么体?周边诸如株洲、湘潭和德阳、眉山、资阳以及咸阳等城市,又将如何借助承接转移加快发展,共同构成城市-区域关系相互作用、实现共同发展?



01

先说背景


推动中心城区瘦身健体的说法其实并不新鲜。去年印发的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》中就明确提出,推动沿黄特大城市瘦身健体、减量增效。虽然黄河流域有水资源等特殊的约束性因素,但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的导向却已然是大势所趋。

近年来,国家相关部门的口径中,也多次出现诸如“合理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”“合理降低超大特大城市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”等说法。

而仅就人口来看,过去十来年,有一批超大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都进行了瘦身健体。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,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。

在2021年10月20日,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》发布,对成渝双城的城市未来发展规划,有同样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要求,“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和功能布局,推动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。”


具体而言,推动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区功能升级,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,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。建设产城融合、职住平衡、生态宜居、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,实现多中心、串联式、组团化发展。



大城市、超大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“城市病”,成为众多业界专家、城市执政者力推“疏解”的最关键因素。以长沙为例,由于湖南的优质医疗机构大都集中在长沙市区,周边诸如湘潭等地的市民,均涌入长沙来看病;同样教育也是如此,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,很多周边城市的家长,均在学校周边买房租房等。同样,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华西医院,每天都是人满为患、周边交通更是经常出现堵塞现象。

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、中浦院牛津大学联合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,对中心城市来说,瘦身是手段,是阶段性、动态性的,而健体是目的,是持续性的追求。过去,在追求以规模扩大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惯性下,一些城市的人口、空间规模迅速扩张,超出了合理的节奏,越过治理能力边界,导致交通、环境、城市安全、公共服务供给不足,存在着一定的“治理赤字”,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存在差距。
 

02

瘦什么身?


在成都提出的瘦身健体中,这样表述:优化提升五城区功能品质,大力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,合理降低建设开发强度、人口密度、建筑尺度,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、传统商品交易市场等非核心功能。


事实上,成都中心城区是发展最成熟、人口最密集的区域。2016年的一组数据显示:在传统的第一圈层(中心城区五区),每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达到1.4万人,中心城区国土开发强度达到84.8%。尽管近年来随着天府新区、成都东部新区建设推进,中心城区居住人口有所下降,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,仍旧属于高密区域。

按照2017年出台的《成都市“中优”规划优化方案》,将借鉴天津、上海的管理规划,降低开发强度、降低建筑尺度和人口密度。规划人口密度从1.58万人/平方公里调减为1.36万人/平方公里,这意味着每平方公里将减少2200人。


根据七普人口数据,成都五城区常住人口已达571.2万人,按照五城区约424平方公里面积计算。


意味着五城区人口密度达到13473人/平方公里,局部地区甚至达到4万人/平方公里,城市承载能力逼近极限。


还有一般性制造业、传统商品交易市场等非核心功能,也在疏解范围之内。

同样在长沙:根据《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》显示,长沙将在人口、产业、基础设施、医疗教育资源等多方面着力,推动中心城区功能向株洲、湘潭及周边城镇疏解:具体包括,合理确定城市规模,科学划定城市边界,优化城市功能布局,强化长沙市中心城区空间管控,适当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;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、区域性专业市场、物流基地等功能与设施,以及过度集中的省市医疗、教育、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等。

去年,中部排名第一的农副产品综合集群交易市场——长沙红星大市场,已经搬迁到长株潭三市交界处的跳马镇。这个市场第二期建设的定位也很明确:“立足长株潭,打造一个超级菜篮子”。

湖北省政府参事、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表示,近几十年来长沙发展很快,产业和人口都迅速扩张。长株潭作为一个都市圈,它内部实际上也存在相互竞争的,之所以提出“瘦身健体”可能也是基于城市分工的考量。“这样长沙就可以腾出手来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产业、文化创意产业等,就可能会(在都市圈内部)形成一些层次上的区别。”

《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》提出,要推动西安中心城区瘦身健体。合理优化城市功能布局,科学划定城市边界,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开发强度、人口密度,引导人口合理分布,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。西安要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、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等功能与设施,以及过度集中的省市级医疗、教育、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。

03

健什么体?


成都提出


大力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……推动增量空间高标准建设;提高产业层次、经济密度……提升楼宇工业集聚度和经济产出效益,提质升级生产性服务业;提升城市功能、宜居品质,创新文化旅游和创意业态,建设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地标,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,打造更有品质、更具活力、更加繁荣的幸福宜居城区。……推动中心城区居住人口疏解,提升环城生态公园两侧城区宜居宜业品质、功能承载能力。


楼宇经济成为成都推进中心城区健体的一个侧面。根据今年4月发布的《成都市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蓝皮书(2021)》显示,成都楼宇经济的经济效益和税收效益正充分显现。仅在2019年,全市5000平方米以上商务楼宇创造的产业增加值约为8032亿元,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72%;税收贡献约为1153亿元,占全市税收总额的39.7%;共有107栋税收贡献超亿元的楼宇,其中包括15栋超甲级写字楼、17栋甲级写字楼、30栋专业特色楼宇。


《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》提出,深化科技创新协同发展,联合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,包括制定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导产业、先导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,集成资源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等。

这其中,长沙将起到领军作用。

“现阶段,坚定不移地实施强省会战略,做大做强长沙,建立产业、科技、教育、资本、信息、人才等领先优势,更好地发挥长沙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发展的作用,才能深入推进长株潭同城化发展。”中南大学“三高四新”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昶说。

在有序疏解之后,《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》要求,西安要加强中心城区的金融商务、数字经济、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植入,注重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,加快建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。
 

04

承接辐射

 
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“品”字形分布,市中心两两相距不足50公里。但都市圈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,产业融合协同不足、城市间分工协作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,几乎是所有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会遇到的通病。

以2021年的GDP数据对比分析,就更能说明问题所在:长沙GDP13270.7亿元、株洲3420.26亿元、湘潭2548.35亿元;同样,在成都都市圈内,成都19916.98亿元,而与此毗邻的德阳市(2656.56亿元)、眉山市(1547.87亿元)、资阳市(890.5亿元)——

中心城市对都市圈的虹吸效应十分明显。

这种背景下的“瘦身健体”,看中的则是:推动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由虹吸效应转为辐射、带动、引领发展,并最终实现错位发展、共同富裕。

《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》提出:立足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,主动承接长沙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,强化在都市圈中的协作配套能力和发展支撑能力。最为重要的是,通过厘清城市发展定位,促进产业差异化发展。其中,长沙以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为主导,建设“创新谷”;株洲市以轨道交通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汽车为主导,建设“动力谷”;湘潭市以智能装备、汽车及零部件、钢材精深加工为主导,建设“智造谷”。

同样,成都则提出:除了五城区之外的其他中心城区,要进一步优化功能承载,加快接续五城区势能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,提升城市服务能力和品质等。同时,还需要“辐射带动郊区新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


除此之外,在《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》中,明确赋予成德眉资4市的角色,具体来说,就是强化成都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,发挥德阳、眉山和资阳比较优势,增强小城市、县城及重点城镇的支撑作用,构建极核引领、轴带串联、多点支撑的网络化都市圈空间发展格局,在都市圈率先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。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、构建协同合作的产业生态圈、打造便利快捷的一体化生活圈、共建联防共治的生态环保圈……



其中,对德阳、眉山、资阳的要求则是:完善宜业宜居功能,立足各自发展基础,主动承接成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,共享成都发展环境、发展资源和发展平台,逐步增强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。


在《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,加快推进礼泉融入咸阳主城区发展,推动乾县县城功能提升和品质提升,主动承接西安、咸阳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……打造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县城。

共同发展

共同富裕

这是最终目标





推荐阅读


增强西部金融中心辐射能力 擦亮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识


这33位登上成都好人榜!快看有你身边的吗



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

记者 钟文

编辑 蔺虹豆

图片 本报摄影部

校对 周杨云

审核 庄伟伟 饶竹舟 单正华

监制 吴东伟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